协同    创新    服务    决策
搜索
首页 概况 动态 研究 专家 学习 交流 院·所 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决策参考
杜自力:以法治赋能 筑牢湖南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发表日期:2025-11-27 10:47:18
杜自力(湖南智库联盟&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研究员)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入新阶段“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推进,到法治国家、政府、社会的一体建设;从民法典颁布实施保障民权,到司法体制改革守护正义,一系列重大部署彰显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和深远智慧。

一、法治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家正处“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交汇点。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任务,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治理能力,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并多次在会议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法治建设的价值立场,深刻阐明了法治建设的人民立场,要求我们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让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坚实支撑。

二、湖南法治建设的实践成效与现存挑战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省人大常委会等部门协同发力,法治湖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法治湖南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1.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立法质量显著提升

湖南始终把立法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地方法规体系。 一是创新法治思想研究实践机制。通过“1+9+N”模式成立湖南省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实践基地,2023年全省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班、专题讲座615场次;2024年举办培训班、辅导报告会、公开课等830场次,选聘253名专家组建湖南省法治人才库,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湖南落地生根。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省发改委牵头完善“1+N”营商环境法规制度体系,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在民生保障领域,省教育厅编印《校外培训监管行政处罚流程图和文书格式范本》,规范执法行为,保障教育公平。三是健全法治督察评估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法治督察体系,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中期评估,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立法质量和制度执行力。

2.执法司法提质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湖南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升执法司法效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执法领域,全面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调整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省级赋权事项34项,向省域副中心城市赋予省级权限14项,激发市场活力。2024年,全省30个省级主要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179个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7341项“免罚轻罚”事项清单,体现了执法的力度与温度。在司法领域,省法院与省司法厅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在刑罚执行、破产处置等领域深化协作。其中,湘潭中院通过协同重整方式,成功化解某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14家子公司近170亿元负债并实现盈利;长沙县法院创新法务机构定向询价机制,将工程机械设备处置时间从三四个月压缩至2个月,显著提升司法效率。据统计,2023年全省累计为企业“法治体检”1.5万次,提供涉外法律服务1400余次;2024年全省开展涉工程机械案件执行集中攻坚,为企业挽回损失近4亿元法治正成为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3.基层治理扎实有效,法治为民落地生根

湖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法治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推进“智慧调解”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人民调解用语规范指引,各级调处矛盾纠纷44万件,成功率达98.2%,万人成讼率连续3年保持全国低位2024年全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9万件,案结事了率90%,行政争议化解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二是基层法治力量不断壮大。2023年新增5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万余名“法律明白人”、1.5万名村(社区)法律顾问活跃在基层一线。全面启动“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1名大学生普法志愿者+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基层法治网络日益完善。三是普法宣传深入人心。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广使用“问法湖南”5G智慧精准普法平台,2024年建成县级及以上法治文化阵地673个。2023年全省59个单位、55名个人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通报表扬,法治正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和行为自觉。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湖南法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部分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到位,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个别地区因决策程序不规范引发行政纠纷,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2.营商环境仍需优化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存在短板,部分领域仍存在隐性壁垒和制度性障碍,影响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3.执法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行政执法与监督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部分领域执法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仍然存在。省市县乡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执法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4.基层基础相对薄弱

部分乡镇(街道)执法人员存在“不懂法、不敢执法”现象,专业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全民普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基层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仍需持续攻坚。

三、推动法治湖南建设走深走实的对策建议

面向“十五五”,湖南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紧扣“三高四新”战略需求,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突破,在压实责任、优化环境、基层赋能、全民普法等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一)强化责任传导,构建闭环落实机制

解决法治建设突出问题,必须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要健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评价机制,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强化结果运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化省市县“三级联动”法治督察体系,借鉴省人大常委会对22个省政府组成部门开展“法治体检”的监督经验,扩大督察覆盖面。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单管理”制度,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形成“部署—落实—督察—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建立行政机关败诉风险提示制度,通过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月度会商、典型案例通报等机制,提前预警行政决策和执法中的法律风险,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

以法治保障“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核心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加快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常委会牵头,省发改委、省司法厅协同,确保2025年底前完成草案起草与征求意见工作。同步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文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裁量权,扩大“免罚轻罚”清单适用范围,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发挥驻企业工作站作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针对工程机械、文化创意等湖南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产业纠纷化解专门机制,优化案件立、审、保、执全流程管理,提升纠纷化解效率,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法治保障。

(三)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法治治理效能

基层是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加大投入力度,补齐短板弱项。要改善乡镇(街道)司法所、执法中队办公条件,配齐配强执法人员,定期开展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执法队伍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深化“诉源治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广“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模式。在2023年已培育2.1万余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基层法治信息化建设,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执法司法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针对基层矛盾纠纷特点,开展常态化排查化解,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模式,持续降低万人成讼率。

(四)深化全民普法,筑牢法治社会根基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民懂法、守法、用法,才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要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普法全过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普法。在国家机关层面,将法治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把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作为必修课程,每年组织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评优评先,切实提升公职人员法治素养;在企业层面,深入开展“法治进企业”专项行动,通过“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等方式,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在青少年群体中,创新普法方式,湖南智库研究员杜自力撰写的《孩子读得懂的漫画民法典》,以生动形象的漫画形式解读民法典条文,让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成为青少年普法的优秀教材。此外,要整合各类普法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普法专栏,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专题普法活动,2023年湖南已开展此类专题普法10万余场次,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式,通过案例解读、情景模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使依法办事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法治建设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域之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唯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扣“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持续深化改革、补齐短板、凝聚合力,才能真正让法治赋能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法治湖南答卷,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湖南力量。

 

数据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法治日报、中共中央政法委官方网站中国长安网、湖南省司法厅)

The end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省图书馆
  • 红网
  • 清风网
  • 新华网湖南频道
  • TEL:0731-84363333
    地址: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大院107信箱
    Copyright © 2019 https://hnzk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版权所有 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湘ICP备16003082号-1